全省首个“社网共建”服务体系在我市试点推广——聚力小事情 服务大民生

日期: 2022-08-30 浏览量:476 来源:海州宣传 责任编辑:杨婧姣 文字大小:

抄表员变身电力网格员

7月25日,长青小区的李女士收到了95598欠费短信,但是她家的电费账户内却显示有余额,李女士不明白,她到底欠不欠费,需不需要交电费?于是,李女士向电力网格员表达了自己的困惑。工作人员查看了欠费短信以及电费单子,向她解释:电费单子上的余额是截止到7月1日的,欠费短信为用户账户实时余额,所以造成欠费。经过工作人员解释,李女士明白了其中的缘由,及时交纳了电费。

8月5日,海州区河北街道西华园社区党委书记姜丽萍在“社网共建”工作群发布消息:西华园小区16号楼1单元电表箱倾斜,希望供电公司帮忙处理。

在此工作群中的电力网格员看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反馈到海州供电分公司。随后,工作人员现场勘查,查找原因。原来,由于该小区单元进行管路改造,将电表箱附近地面挖开,回填时地面未压实,造成地面下沉,导致电表箱倾斜。工作人员将下沉地面挖开,用水泥重新回填,加固地面,同时在墙上重新打眼,用螺丝将表箱牢牢固定在墙面上,又利用周末两天时间,消除现场电表箱安全隐患。

这样的小事,因为电力网格员与社区的密切联系,轻松解决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自从电力网格员与社区网格员有了日常的工作沟通后,小区居民的很多事情都得到了解决。

长青小区有一名92岁的独居老人名叫刘忠文,因为不会用智能手机,所以每月交纳电费都要去营业厅。电力网格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定期上门收缴电费,减轻了老人往返营业厅缴费的负担。除了上门收缴电费,电力网格员还对老人家里的用电线路、漏电保护器、刀闸等用电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义务更换老旧的开关、插座等设备,消除老人家中的用电隐患,还将“社网共建”亲情服务卡留给老人,老人遇到用电方面的问题,就可以拨打卡片上电力网格员的联系电话。每次电力网格员来收电费,都要跟老人聊一会儿,排解老人的寂寞。

自“社网共建”服务体系开展试点以来,100多户居民解决了家里关于电的烦恼。

“社网共建”让服务更接地气

“社网共建”服务体系在实际工作中是怎样的流程?海州供电分公司工作人员介绍,“社网共建”是由社区网格治理与供电网格服务协同联动、共建共享,社区派出一名网格员,供电系统的抄表员变身电力网格员,两位网格员在日常工作中密切联系。

为了加强电力网格员和社区网格员的作用,海州供电分公司在工作中采取多种工作模式,与社区共同开展“逢5说事”“相约星期一”等便民服务活动,使电力服务融入社区、深入百姓,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逢5说事”就是在每月的5日、15日、25日,由电力网格员与社区网格员联合,通过“走访、交谈、办理、评价”的方式,及时了解掌握社区居民的用电需求,供电问题在网格内直接流转,有效缩短服务链条。刘忠文老人的状况,就是通过“逢5说事”在走访中发现的。“逢5说事”自开展以来,为百姓解决问题58件。

“相约星期一”则是每周一电力网格员进驻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全方位了解居民用电情况,快速解答群众涉电问题。电力网格员加入到居民网格微信群,与社区网格员共同接收居民用电诉求,即时派单处理。利用微信群、公示板等方式,宣传安全用电及节约用电常识、“网上国网”APP优惠交费政策等,把便民惠民政策传达到位、措施落实到位。自6月份起已解决居民诉求32件。

记者了解到,为了更好地服务小区居民,海州区基层治理线上平台增设“社网共建”模块,每名电力网格员开通阜新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网格员手机APP系统,由社区网格员受理群众用电问题,依托平台派单处理并录入上报事件办理结果,社区网格员现场核实核销,对事件处理进行评定赋分,实现闭环管理,全面提升服务基层水平。这种机制创建以来,试点社区工单派发流程由原来5个环节压缩到3个环节;应急抢修时间由原来11分钟缩到6分钟;故障平均修复时长由原来27分钟压缩至13分钟,最快达到3分钟修复故障。

“1+N+N+X”打造基层治理“样板”

最近,西华园小区的小广场火了,因为有了光伏伞和光伏座椅,小区居民晚饭后都喜欢坐在长椅上聊天。喜欢广场舞的阿姨也不用担心没有照明,因为光伏伞面的光伏板,达到既遮阳又发电的作用,白天利用光伏伞进行遮阳,夜间还可以使用光伏板发电进行照明。而这也是“社网共建”服务体系中的一项,通过为适合的小区广场安装光伏路灯、光伏垃圾箱、光伏伞等新能源设备,建设居民充电设施,让百姓享受绿色环保的智慧生活,实现群众从用好电到用好能的转变。

“社网共建”服务体系真正让“小网格”发挥了“大作用”,自今年4月中旬至今,已积累了很多经验。为了进一步拓展网格阵地,形成服务品牌,供电部门将固化以供电公司为主导,社区为依托,政企联动嵌入网格基层一线,通过“1+N+N+X”服务新模式,彻底解决居民用电难点、痛点。

海州供电分公司经理郑健介绍,下一步的工作将拓展共建阵地范围至分公司各个低压服务站与所在社区;持续实行“1+N+N+X”服务模式,广泛融入小区微信群,发挥社区和电网各自优势拓展业务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统一电力网格员交通工具、工具包、马甲(夏季T恤)、亲情服务卡、公示海报、工作证、宣传手册、宣传单等物料;创新“一对一服务模式”,依托社区网格员对社区居民熟知度、沟通渠道、信任感的优势,及时了解居民供电诉求,电力网格员迅速响应,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同时积极探索“电管家”在社区实践应用,让老年群体减少往返营业厅次数,提高用户获得感和满意度;针对网格员开展接地气的基本供电业务培训,尤其是涉及民生和百姓切身利益方面的服务培训,实现网格员业务融合,切实提升服务基层群众能力,真正实现共建共融,为建设“厚道阜新”尽一份力。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