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建议》(6号)答复

日期: 2025-05-09 浏览量:87 来源:海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责任编辑:杨婧姣 文字大小:

蔡万广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针对理顺管理体制,促进基层减负增效问题,海州区委社会工作部严格落实中央及省、市、区委相关文件精神,紧密结合职能职责和任务分工,积极推动基层减负赋能工作见行见效、落地落实。一是开展摘牌行动,按照《阜新市村(社区)组织悬挂标牌指导目录》对全区57个社区及9个村进行排查,整合功能相近的牌子,清理室内制度、荣誉牌子,摘掉有名无实、挂与不挂毫无区别的牌子。二是依据《阜新市村(社区)组织证明事项指导目录》对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进行认真梳理,对其他未纳入指导目录的,社区(村)一律不再出具或配合出具。三是按照权责利相统一原则,厘清社区与职能部门及基层政府的权责边界,规范整合党政群机构设立的各类村社区工作机制,实行清单化管理,统筹开展村社区党的建设、治理服务和群众工作。

针对进一步深化网格化管理服务问题,海州区委社会工作部通过优化细化基层四级网格,制定实施方案,全区7个镇街66个村社区256个城市居民小区349个三级小区网格836个片区楼栋网格,达到网格全覆盖,同时开展专职网格员队伍建设试点工作,建立专职网格员队伍,全时段巡查网格、服务群众,4月底已达到专职网格员全覆盖。推动专业网格员下沉社区,53名供热人员、57名联通工作人员、60名驻村(社区)民警、103名驻村(社区)辅警、73名司法人民调解员、7名法官作为专业网格员进驻社区网格,充实基层治理力量。

针对强化多元共治,完善社区治理机制问题,海州区委社会工作部在全区规范构建了“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党员楼栋长”四级组织架构,共有网格党组织347个,实现了基层网格党组织全覆盖。指导镇街、社区把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物业公司和千千结单位纳入到“大工委”“大党委”成员单位,加快资源汇聚形成攻坚合力,推动社区“两委”成员与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双向融入、交叉任职”。开展物业企业党建联建,与区委组织部协同配合,推动国有物业企业海发实业与五龙、平西街道下辖的社区开展党建联建活动,通过“百姓议事亭”“幸福议事会”定期协商议事,深入了解居民群众需求,细化物业服务项目,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升“红色物业”创建实效。

针对探索数字赋能基层治理新模式问题,海州区委社会工作部通过积极打造数据一体化平台建设,整合域内数据资源,搭建基层治理“一张网”,推动区域内“人、房、地、事、物、企业、组织”等全要素数据“应汇尽汇”。目前录入房屋楼栋信息8921栋、人口信息203723人,全部实现人房关联。对低保人员、残疾人、老年人、儿童等45类特殊群体加注人口标签52332人次。标绘城市部件79967条,九小场所4167家,重点目标单位336家,平台全要素汇聚已达90%以上,强化数据赋能基层治理。同时积极推进“阜民通”未来智慧社区建设。创业社区等5个社区作为全市“阜民通”试点社区,通过6大核心板块与25项服务功能社区工作者和网格员可通过微信小程序直观了解、快速处置居民反映问题。4月份开始推广至全区57个社区,切实为基层减负。

针对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社区服务水平问题,海州区委社会工作部在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完善激励机制。建立了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增长机制,逐步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待遇水平。同时,对表现优秀的社区工作者进行表彰奖励,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加强培训教育。定期组织社区工作者参加各类培训,包括业务知识培训、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等,提高社区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三是规范人员管理。严格执行落实《阜新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明确了社区工作者的岗位职责、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等方面的要求,规范了社区工作者管理。

 

中共海州区委社会工作部

2025年5月6日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