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市海州区:打造“互联网+智慧监管”示范区

日期: 2022-06-08 浏览量:142 来源:海州宣传 责任编辑:杨婧姣 文字大小:

近日,省政府对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区予以表扬激励通报。其中,在推进质量强省建设工作、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两个领域中,落实有关政策措施到位、工作成效亮点突出、社会反响好、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强的8个市、县(区)光荣上榜。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明显的地区中,阜新市海州区全力打造“互联网+智慧监管”示范区,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开启市场安全监管共建共治共享“阜新模式”。

2021年以来,阜新市海州区依托食品安全“明厨亮灶”和“阳光餐饮”工程,以打造“互联网+智慧监管”示范区为抓手,在信用监管和事中事后监管新模式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截至目前,平台入驻3212户,餐饮、冷库、农贸市场、药店、商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共安装摄像头446个。

精心组织,广泛发动,让市场主体动起来

为确保广大市场主体真正接受“互联网+智慧监管”模式,海州区层层压实责任,广泛宣传发动,区市场监管局会同区教文旅、民政及各街道、乡镇,利用微信群等多种方式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向市场主体推广普及智慧监管手机端APP“查安康”和智慧监管平台,组织学校幼儿园食堂、食品加工小作坊、大型餐饮单位、药店等从业人员加强学习,使“互联网+智慧监管”知晓率达到95%以上,为推动“互联网+智慧监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实地推进,分类指导,让广大商户用起来

海州区结合疫情防控、食药安全监管等工作,开展拉网式逐门逐户走访,进行手把手操作、面对面讲解,引导业户入驻“互联网+智慧监管”平台。区政府投资4万多元,建成42平方米的智慧监管指挥中心,选调业务骨干实时监控动态画面,全时段调取并回放监控画面,构建形成消费者、经营者和监管者可以通过手机端、电脑端、指挥中心三方良性互动。

科技支撑,数字赋能,让智慧监管活起来

海州区将西市场、祥宇上品、滨河路打造为可视化餐饮示范街,就餐人员可实时直播监控画面,使“闲人免进”的厨房转化为“阳光”厨房。入驻平台的学校幼儿园食堂、大型餐饮单位充分利用“五定”照片技术,上报食品留样、晨检、进货渠道情况,监管人员随时对业户上报的内容进行查验。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对未佩戴口罩、帽子,抽烟等违规操作行为截图取证,实时提醒告诫并责令改正。截至目前,入驻市场主体推送食品留样6767笔,从业人员晨检4.9万人次,厨余垃圾记录351笔,餐具清洗消毒记录3.27万笔,进货查验2591笔。海州区初步形成了“互联网+智慧监管”与手机APP视频采集——中心监控——影像截图——处理反馈的智慧监管模式。智慧监管指挥中心利用可视化镜头进行实时监控,学生家长、养老院老人家属、就餐人员可随时通过智慧平台观看食品加工过程。

简化药品信息录入,发挥疫情防控“哨点”作用

全区163个药店通过智慧监管平台对购买退热药品人员信息进行实名制登记5.3万笔,做到“不漏一人,不差一笔”。同时,利用可视化镜头,实时监控店内人员佩戴口罩及扫码测温,为疫情防控鸣“哨”。

发挥智慧平台功能,助力进口冷链食品管控

全区进口冷链食品经营单位29家入驻平台,从业人员61人使用智慧平台晨检功能每日晨检,已记录610笔,确保健康上岗。利用消毒监管功能记录上传购进进口冷食品件件消杀记录501笔。通过进货查验功能查验进口冷链食品“三证一码”,记录153笔。阜新市海州区市场监管端通过管理平台线上可以随时查看进口冷链食品经营单位从业人员晨检、消毒、进货查验情况,及时发现疫情防控漏洞。

推动特种设备安全智慧监管

发挥“互联网+智慧监管”平台“五定”功能,用于远程培训考试、自改自查、监管巡查管理。利用手机即可掌握全区163户特种设备具体位置,并具有导航功能,页面同时展示单位负责人电话、资质证照等内容,相关单位也可自行上传全景VR,社会公众也可通过平台参与评价。

据统计,海州区智慧平台手机端下载使用已达到2.05万人次,每天在线关注人数近1万人次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